在現代電子制造領域,SMT貼片加工是核心工藝之一,而錫膏印刷作為其首道工序,對整個PCBA加工的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錫膏印刷厚度的偏差會直接影響后續的貼片和焊接質量,甚至導致虛焊、短路等缺陷,增加產品不良率和生產成本。在線SPI檢測技術的出現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手段。
SPI檢測的原理與作用
SPI即錫膏檢測,主要通過光學成像、激光掃描或X射線等高精度測量技術,對錫膏印刷后的厚度、面積、體積、形狀和位置等參數進行實時檢測,并與預設的標準值進行比對分析。當檢測到錫膏厚度偏差超出設定的公差范圍時,設備會立即發出警報,提示操作人員進行調整,從而有效避免因錫膏印刷質量問題導致的焊接缺陷流入下一道工序。
控制錫膏印刷厚度偏差的方法
-
合理設置SPI檢測參數:
-
確定規格中心值及上下界限:建議以鋼網厚度作為錫膏印刷厚度的規格中心值。在實際操作中,可依據SPC統計手法和錫膏印刷機的制程能力來定義厚度的上下界限。一般情況下,若實際錫膏厚度平均中心往上偏移約1.0σ時,上下界限可取+/-4σ;若偏移約1.5σ時,上下界限取+/-4.5σ。這樣初始Cpk算出來會在1.0左右。
-
考慮實際因素對厚度的影響:由于PCB上的防焊綠漆、絲印白漆會墊高鋼網,以及刮刀的壓力、速度與角度等因素均會影響錫膏量,導致實際印刷出的錫膏厚度通常比鋼網厚度要厚。因此在設置SPI檢測參數時,需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,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合理性。
-
-
優化印刷工藝參數:
-
刮刀參數調整:刮刀壓力、速度和角度是影響錫膏印刷質量的關鍵因素。適當的壓力能確保錫膏順利從鋼網開口處擠出并填滿焊盤,但壓力過大易導致錫膏擠壓過度,使印刷厚度偏薄且易產生拉尖;壓力過小則錫膏填充不充分,厚度偏厚。速度方面,高速印刷雖能提高效率,但對錫膏的流變性能要求更高,否則易出現印刷不連續或厚度不均勻等問題。一般刮刀壓力可設置在4-8N/mm²,速度在20-80mm/s。
-
鋼網設計與選用:鋼網開孔尺寸需根據元件引腳間距、焊盤尺寸進行匹配設計,通常遵循IPC-7525標準,開口寬度與厚度比控制在1.5:1至2:1區間,以確保錫膏釋放率達標。同時,可選用激光切割、電鑄等高質量的鋼網制作工藝,提高鋼網的精度和質量,從而穩定錫膏印刷量。
-
-
建立閉環反饋系統:通過SPI檢測設備與印刷機的聯動,形成閉環反饋控制。當SPI檢測到錫膏印刷厚度偏差時,實時將數據反饋給印刷機,印刷機根據反饋信息自動調整刮刀壓力、速度、角度以及印刷間隙等參數,實現對印刷過程的自動優化和精確控制,使錫膏印刷厚度逐漸趨近于設定的目標值,減少人工干預,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穩定性。
-
運用SPC等統計分析方法:收集和分析SPI檢測數據,繪制控制圖等,實時監控錫膏印刷厚度的波動情況。通過對數據的統計分析,及時發現印刷過程中的異常波動和潛在問題,如設備的漂移、鋼網的老化等,并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,如重新校準印刷機、更換鋼網等,以確保印刷過程的穩定性和錫膏印刷厚度的一致性。
-
加強生產環境管理:環境溫濕度對錫膏的性能有顯著影響,進而影響印刷質量。應將生產環境的溫濕度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內,一般溫度保持在23±3℃,濕度在40-60%RH,以防止錫膏黏度波動引發印刷塌陷或缺失等問題,從而有助于穩定錫膏印刷厚度。
在線SPI檢測的優勢
-
提高生產效率:在線SPI檢測能夠在生產過程中實時快速地檢測錫膏印刷質量,及時發現并糾正厚度偏差等問題,減少了因印刷不良導致的返工和報廢,縮短了生產周期,提高了整體生產效率。
-
提升產品質量:有效避免了因錫膏印刷厚度偏差引起的虛焊、橋連等焊接缺陷,提高了焊點的質量和可靠性,從而提升了PCBA加工的整體良品率,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。
-
降低生產成本:通過減少不良品的產生和返工次數,降低了原材料的浪費和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成本,同時也有助于提高生產設備的利用率和使用壽命,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。
-
實現質量追溯:SPI檢測設備可以記錄和保存每一次檢測的數據和圖像信息,這些數據可作為質量追溯的依據,便于在出現質量問題時進行原因分析和責任追溯,同時也為工藝改進和質量提升提供了數據支持。
總之,在SMT貼片加工中,通過合理運用在線SPI檢測技術,并結合優化印刷工藝參數、建立閉環反饋系統、運用統計分析方法以及加強生產環境管理等措施,能夠有效地控制錫膏印刷的厚度偏差,提高PCBA加工的質量和生產效率,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。
因設備、物料、生產工藝等不同因素,內容僅供參考。了解更多smt貼片加工知識,歡迎訪問深圳PCBA加工廠家-1943科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