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機器人的PCB板做貼片,更像是在微觀世界里搭積木。那些比指甲蓋還小的電路板上,要密密麻麻安上成百上千個元件,每個都得像拼拼圖似的嚴絲合縫,差一絲一毫都可能讓整個機器人“失靈”。?
開工前總得把“場子”拾掇利索。PCB板剛從倉庫拿出來時,表面可能蒙著層薄灰,得用專用的清潔布蘸著酒精慢慢擦。有經驗的師傅總說,這一步不能急,邊角縫里的灰要是沒擦干凈,后面焊元件時就容易虛焊。有時候板子邊緣有細微的毛刺,還得用細砂紙輕輕磨掉,不然裝機時可能劃破導線,埋下隱患。?
錫膏這東西挺嬌氣,從冰箱拿出來不能直接用。得先在室溫下放倆小時回溫,不然猛地開封容易吸潮,印到板上會冒小氣泡。調錫膏也有講究,用刮刀順著一個方向攪,速度不能快,感覺有點黏糊糊的阻力才正好。要是攪得太急,里面裹進空氣,印出來的錫膏就會有針眼似的小孔,焊的時候準出問題。?
往PCB板上印錫膏時,鋼網得按得死死的。新手常犯的錯是沒把鋼網和板子對齊,印出來的錫膏歪歪扭扭,有的焊盤上多了一坨,有的只沾了個邊。老師傅會用手輕輕按鋼網的四個角,感覺貼得緊實了才開機。印刷機的刮刀角度也有說道,30度還是45度,得看錫膏的黏稠度,稠了就調陡點,稀了就放平些,就像攤煎餅時調整鏟子角度似的,得順著材料的性子來。?
貼片機嗡嗡轉的時候,操作員眼睛都不敢眨。那些比米粒還小的元件,在料帶上排得整整齊齊,吸嘴一沾就起來,穩穩落進焊盤里。但偶爾也會出岔子,比如某個電容被吸嘴帶偏了,眼看要貼歪,得趕緊手動暫停,用鑷子輕輕夾起來重新放。有次碰到個01005封裝的電阻,吸嘴剛碰到就彈飛了,趴在地上找了半天,最后在機器底座的縫隙里摸著了——這玩意兒太小,手指頭都捏不住,只能用帶尖的鑷子慢慢挑。?
焊爐里的溫度曲線就像熬湯的火候。升溫太快,錫膏里的助焊劑還沒揮發干凈,焊點就會鼓包;降溫太急,元件和板子熱脹冷縮不一樣,焊點容易開裂。調試新板子時,得守在爐邊看溫度計,每隔兩分鐘記個數,畫出來的曲線得像平緩的山坡,慢慢升上去,穩穩降下來。有回冬天車間溫度低,同樣的參數印出來的錫膏總焊不牢,后來才發現是室溫影響了錫膏活性,把預熱溫度調高兩度才解決。?
焊完的板子得拿強光臺燈照著看。焊點要像飽滿的小饅頭,亮閃閃的才有勁兒;要是發烏或者有裂紋,多半是沒焊透。有次檢查時發現一排引腳焊得參差不齊,仔細一看是貼片機的吸嘴磨損了,換個新的立馬就好。這活兒跟醫生看片子似的,得練就火眼金睛,哪怕是針腳間一根頭發絲寬的短路,也得找出來刮干凈。?
其實做貼片加工久了就知道,最關鍵的不是設備多先進,而是對“細”的琢磨。PCB板上的焊盤比芝麻還小,元件引腳細得像頭發,稍微馬虎一點就可能出問題。那些在流水線上日復一日重復操作的師傅,手上都帶著點繭子,眼神卻越來越亮——他們知道,自己貼上去的每個元件,都連著機器人能不能順順當當干活,容不得半點含糊。
因設備、物料、生產工藝等不同因素,內容僅供參考。了解更多smt貼片加工知識,歡迎訪問深圳SMT貼片加工廠-1943科技。